是過度「相信靈性」或「抗拒靈性」:其實是靈魂在說「我還不夠安全」

在靈性與現實之間擺盪的你,其實正在尋找「信任」的歸處。


或許你也有這樣的時候——

  • 明明相信宇宙有安排,卻又在混亂裡焦慮得想抓住答案;
  • 或是明明感受到某種「神秘的召喚」,卻又在理智裡告訴自己「這太不科學」。

我們常以為這是「信念的拉扯」,但其實,它更深層的是一種「信任的動搖」。

靈魂在告訴我們:「我還不確定,這個世界能不能安全地容納我。」

靈魂的成長,不只是「變光亮」,更是「願意看見自己在黑暗中仍想活下去」。

而在「過度依賴靈性」與「過度抗拒靈性」的兩端之間,
其實藏著同一個核心:對信任的恐懼

今天這篇文章,不是要你選擇相信或不相信靈性,
而是邀請你回到一個更溫柔的起點——

看見自己,是如何在「追求光」與「逃避未知」之間,
小心翼翼地尋找安全感。


☯️ 當「過度依賴靈性」

很多人會以為,自己在修行、在追求更高的意識層次。
但有時,那份努力其實是種逃避——
逃避面對人性的混亂、情緒的失控、以及「我也會痛苦」的真相。

也許你的靈魂曾被黑暗傷過:被能量背叛、被靈性操控、被信任摧毀。
於是你在潛意識裡寫下了一個公式:

「我若遠離痛苦,就能留在光中。」

於是,你開始以「高頻」、「正念」、「正向思考」包裹自己,
把「理解」當作「整合」,把「控制能量」當作「安全」。
但你越想待在光裡,越會發現自己與真實的感受漸行漸遠。

但真實的靈魂不會只發光,它也會顫抖、會累、會流淚。
靈性不是要你離開人性,而是要你透過人性去愛自己。

有時你並不是太靈性,而是太害怕再次掉進黑暗。
那不是錯,而是一種「靈魂記憶的自我保護」。

當你願意對這份恐懼說:「真正的信任,不是維持高頻,而是即使在低頻中,也知道自己仍被愛著。」

光,才會真正進得來。

💭 小小覺察:

你是否曾經害怕「不夠光」?
你是否把「負面情緒」視為需要修正的錯誤?

若答案是「是」,那麼,你其實已經太努力地想「變好」了。
現在,可以嘗試讓自己「就這樣也沒關係」。

🌍 當「抗拒接受靈性」

而有些人,選擇了相反的方向。

他們說:「我不相信什麼宇宙法則、直覺或能量,
我只相信自己努力才有結果。」

因為那樣,至少可以掌控、可以預測、可以不再受傷。
他們的腳踩得很穩,卻總覺得心很累。

因為在掌控一切的背後,有一個微弱的聲音在問:
「如果我不控制,誰會接住我?」

他們其實並不是不相信靈性,
而是曾經被「未知」傷過。

也許那來自童年中被否定的直覺、
或是上一段生命裡被信仰操控、被神棄的創傷、又或是從小被灌輸「理性才安全」。

所以他們選擇用理性築牆,於是,你在心底寫下另一個公式,
告訴自己:「我若能控制現實,就能避免再次被摧毀。」

「我若能控制現實,就能避免再次被摧毀。」

但靈魂真正渴望的不是控制,而是安心地被承載。
靈性不是要你放棄理性,而是邀請你讓理性與直覺並肩。

在你看似堅定的步伐裡,其實藏著一顆渴望被相信的心。

💭 小小覺察:

你是否習慣用「努力」來換取安全感?
是否害怕「未知」會讓你失去方向?

若是,那就允許自己在某些時刻,慢一點、鬆一點。
你不會因此失去控制,只會更靠近真實的自己。

🜂 兩種不同的靈魂,其實都在尋找「信任」

靈性逃避者害怕「墮落」,於是與陰影切斷連結。
逃避靈性者害怕「崩潰」,於是與光隔絕。

一個不信任陰影,一個不信任光。
但他們其實都在學習同一件事:

——如何在不確定中,依然感到安全——

真正的信任,不是相信一切都美好,
而是允許一切發生的同時,仍能對生命保持溫柔。

靈魂最真實的轉化:
當你不再急著成為「更高頻」或「更理性」的人,
而是願意在當下,真誠地活著。

🌞 你不需要完美地相信,也不需要完全放下懷疑

從靈魂的視角看,信任從來不是概念,而是一種「體驗」。

它不是你說「我相信宇宙」,而是當事情不如預期時,
你依然能感受到「我沒有被拋下」。

真正的信任,是在混亂裡仍願意靠近自己。
即使懷疑、即使害怕、即使不完美,也能說:
「我願意,再試著相信一次。」

你以為自己不夠靈性,
其實你只是太害怕——害怕再相信、害怕再跌落。
你努力修行、理解法則,只為抓住那一點點安全感。

但靈魂要的不是控制,而是真實的存在
當你不再急著做對、不再假裝都懂,
那一刻,你才開始真正「信任」。

你可以從很小的地方開始——

  • 信任自己的呼吸、
  • 信任一杯水、
  • 信任某個不期然的相遇。

這些微小的經驗,會讓你慢慢記起:
「我正在被生命溫柔地承載。」


💬 如果你也正走在信任與懷疑的邊界

歡迎與我一起進入一場高我連結的靜心對話,
在光與影之間,找回屬於你的安定之心。

 

💭 這一刻,問問自己:你最害怕真實生活的失控、還是抗拒靈性的支持

若能溫柔地擁抱那份害怕,也許,你已經在回家的路上。

願這篇文字,成為你心裡的一盞燈。
提醒你:你不必完美,也值得被信任與承載。 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