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陰影啟發:原來,允許自己不完美,就是最深的完整

自我察覺

「不完美」不是缺陷,而是靈魂的誠實聲音

有些情緒,不是為了被解釋,而是為了被感受。
有些眼淚,不是因為脆弱,而是靈魂終於被看見。

這是一段我與自己陰影相遇的故事,
一場意外的療癒旅程,
讓我重新認識了那個害怕不完美的自己, 也讓我明白——

原來,接受自己不完美,也是一種成長。

 防備的開始:我不想太投入,免得尷尬

多年前,我參加了一堂名為「藝術治療與舒壓」的課程。
那是一間氣氛冷清的教室,學員們大多數面無表情,因為幾乎都是被輪值派來的。
台上的老師努力想要互動,語氣溫柔卻始終沒有迴響。
那一刻,我也跟著防備,
心裡默默想著:「不想太投入,免得尷尬。」


而一首詩,打開了我內在的情緒房間

 

我低頭假裝專注,卻無法忽略那份沉悶的空氣。
直到課程中老師分享了一個案例——一位安寧病人寫下的詩。
那詩不華麗,甚至有些簡單,但字裡行間流露出他對死亡的害怕與放不下。
我忽然感受到他的恐懼與無助,眼眶濕潤。

那並不是我的故事,卻像一把鑰匙, 打開了我內心深處某個被封存的情緒房間。


放下成見,為自己創作

課程進入藝術創作的體驗。
老師請我們閉上眼睛,深呼吸,放鬆身體,
讓音樂與語言引導我們進入內在。

我依然抗拒,心裡浮現:「我不會畫畫」、「我一定做不好」。
但就在那一刻,我對自己說:
「既然來了,就放下成見,好好體驗吧。」


原來,我害怕不完美,也害怕被看見不足

我走向材料區,挑選色紙。
看著人群擁擠,我心裡浮起焦躁與匱乏:
「萬一等一下沒有我想要的怎麼辦?」

我才驚覺,原來我的防備背後,是深深的害怕。
害怕不完美、害怕不夠、害怕被看見不足。


🌸 它不完美,但卻真實——就像我自己

我開始創作,卻不斷懷疑自己。
時間快結束時,我還沒完成,心裡焦慮、趕工。
當我把作品放到台前展示時,心裡懊惱著它的不完美。

但就在我站在人群邊緣看著它時,
突然被感動了——
那原本不夠好的創作,在我眼中忽然有了意義。
它不完美,但卻真實。
它就像我自己。


 我哭了,也終於允許自己不完美地存在

到了體驗課程的尾聲,不免俗的請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,大家依然無回應,
有一位姊姊跳出來願意分享作品與心境,大家也願意給出掌聲,但還是冷靜的氛圍,
心裡的一個聲音告訴我應該需要說出來,這堂課不應該就這樣結束,
我鼓起勇氣走上台,拿起麥克風,顫抖著分享我的心境。
我說著剛開始的不安與防備,說著創作過程中的焦慮與匱乏,
也說著最後看見作品時的震撼與感動。

意料之外的是,我哭了,聲音哽咽,眼淚止不住地流。
台下響起掌聲,那一刻,我感受到一股溫柔的力量。
也許,是大家的共鳴;
也許,是自己終於允許「不完美」存在。


🌟 真正的療癒,是願意看見自己

那場分享,像是一場靈魂的解放。
我不再批判自己的脆弱,
也不再逃避自己的陰影。

我開始相信,原來真正的療癒,
不是變得完美,
而是願意看見、願意承認、願意擁抱。


原來,允許自己不完美,就是最深的完整

療育

 你是否也曾害怕不夠好?

你是否也曾因為害怕不夠好,而選擇沉默?


 給正在走在療癒路上的你

你是否也曾在某個時刻,因為害怕不夠好,而選擇沉默?

你是否也曾在群體中壓抑情緒,只為了不被看見?
你是否也曾在某個事件、某個瞬間,被自己的情緒嚇到?

💬 你最近一次感動或流淚的時刻是什麼?
讓我們一起聽聽靈魂的聲音,彼此陪伴。


🌟 在我的【信.願.行】靈性陪伴裡,我陪伴你:

✨ 找回信任,對自己、對生命。
✨ 設立願景,承諾自己的夢想。
✨ 採取行動,把覺察落實成轉化。


🌿 給那個正在等待被理解的自己

有時候,我們需要一個安全的場域, 讓這些情緒被看見、被理解。

如果你也想探索屬於你的「陰影小啟發」, 歡迎來找我聊聊, 也許,那正是你走向輕盈的第一步。